嘿,小伙伴们!今天咱们聊聊大雪节气,这个名字一听就让人感觉冷飕飕的,是不是?
“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,太阳到达黄经255度。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:“大雪,十一月节。大者,盛也。至此而雪盛矣”。大雪,顾名思义,雪量大,天气更冷了。大雪节气表示降大雪的起始时间和雪量程度,它和小雪、雨水、谷雨等节气一样,都是直接反映降水的节气。”
emmm,这段话是不是有点官方?我来用更接地气的语言解释一下吧!
简单来说,大雪节气就是标志着冬天正式开始,而且会下大雪的时期!别看它名字里带个“大”,但其实它只是表示降雪的可能性更大,不一定真就下得很大。
就像你期末考试,考前老师会说“这次考试很重要,内容很多”!但实际上你考得怎么样,还是要看你平时的学习成果。
咱们接着往下看。
“大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一个节气,入冬后的第三个节气,是干支历亥月的结束以及子月的起始。每年公历12月7日前后,当太阳到达黄经255度时,便进入大雪节气。”
这段话有点绕口,让我来翻译一下:
大雪节气是冬天里的第三个节气,相当于冬天已经过了三分之一了。它标志着冬天正式开始,这个时间点一般在公历12月7日左右,当然也有可能在6日或者8日,具体还得看太阳公公的心情。
“‘大雪’表示的是这一时期天气愈发寒冷,降雪可能性更大,范围也广。大雪节气到来时,气温变低、白昼缩短,同时其降水相态发生变化,将从降雨转变成雨夹雪或降雪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就是:大雪节气意味着气温会更冷,下雪的概率会更高,雪也会下得更广。而且,我们还会看到雨夹雪,甚至直接下雪的场景。
那大雪节气到底有哪些特点呢?来,咱们用表格来总结一下!
特点 | 描述 |
---|---|
气温 | 显著下降,气温变低 |
降水 | 下雨或下雪,降雪可能性更大,范围也更广 |
降水相态 | 从降雨转变成雨夹雪或降雪 |
白昼时长 | 白昼时间继续缩短,黑夜时间变长 |
自然现象 | 部分地区出现积雪,华南地区则会出现大雾 |
动物行为 | 寒号鸟不再鸣叫,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 |
植物生长 | 大部分植物枯萎,但荔挺开始长出新芽,一些耐寒的植物,如红花羊蹄甲、腊梅等,也开始开花 |
怎么样?是不是一目了然?
“在北方等地,大地和河水也会被冰雪冻住。大雪时节,天气寒冷,寒号鸟不再鸣叫,老虎开始有求偶行为,大多植物枯萎,而荔挺却开始长出新芽。一些耐寒的植物,如红花羊蹄甲、腊梅等,也在大雪前后开始开花。”
这段话主要讲的是,大雪时节,北方地区会比较冷,河水都会被冻住,就像一个巨大的冰场!
这时,寒号鸟也会因为太冷而停止鸣叫,真是可怜的小家伙!不过,老虎们却开始活跃起来,毕竟是求偶的季节嘛!
虽然很多植物都枯萎了,但也有顽强的生命在冬天展现活力。比如荔挺,它在大雪时节就开始长出新芽,真是生命力顽强!还有红花羊蹄甲、腊梅等耐寒的花儿,它们也选择在这个时候开花,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一抹亮色。
“在中国北方等地,有“瑞雪兆丰年”的说法。在大雪时节,积雪覆盖大地,可以防止冬作物受寒冷侵袭,为其创造良好的越冬环境。待积雪融化时,还可以增加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氮素,有一定的肥田作用。雪水温度较低,能冻死地表层越冬的害虫及虫卵。”
这段话讲的是,北方地区有句老话叫“瑞雪兆丰年”,意思是说大雪可以给农作物带来好运。
因为大雪覆盖在田地里,就像给冬作物盖上了一层厚厚的被子,可以防止它们被冻坏,还能给土壤补充水分和养分,有利于来年丰收。而且,雪水温度很低,可以冻死很多害虫和虫卵,这对农作物来说也是一个好消息。
“但农户也需为作物、畜禽做好防寒工作,在将秋收的粮食入仓时,需注意防火,也要注意粮仓通风。古代有在大雪时节藏冰的习俗,文人雅士则有将枝头新雪扫下煮茶的做法。”
这段话主要讲的是,农民朋友们在大雪节气要做好防寒工作,保护好农作物和牲畜。
在把粮食收进仓库的时候,也要注意防火,避免发生火灾。还要记得通风,防止粮食受潮发霉。
古代的时候,人们会在冬天把冰块储存起来,到了夏天就可以用来解暑。文人雅士则喜欢在大雪节气的时候,把新鲜的雪扫下来,用来煮茶喝,真是优雅的享受啊!
“在北方等地,河流冻住,有“赏封河”“赏冰雕”的习俗,还有滑冰、堆雪人、滑雪及滚雪球等户外活动。北方地区还有吃饴糖、食羊肉、喝羊汤的习惯,鲁北地区则有喝红黏粥的习俗。”
这段话主要讲的是,北方地区在大雪节气有许多有趣的习俗。
比如,河流结冰之后,人们会去“赏封河”,也就是观赏河面上的冰块,还可以去欣赏精美的冰雕。
孩子们也会趁着这个时候,玩滑冰、堆雪人、滑雪、滚雪球等户外活动,真是欢乐无比!
北方人还会吃一些温暖的食物,比如饴糖、羊肉、羊汤,还有鲁北地区的红黏粥,这些食物不仅美味,还能御寒保暖。
“南京等地会开始腌肉、风干蔬菜,这便是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的民间习俗。”
这段话主要讲的是,南京等地会在冬天腌制肉类,风干蔬菜,来储存食物,以便度过漫长的冬天。
这就是“冬腊风腌,蓄以御冬”的民间习俗,真是勤劳智慧的体现啊!
“大雪的意思是天气更冷,降雪的可能性比小雪时更大了,并不指降雪量一定很大。相反,大雪后各地降水量均进一步减少。”
这段话的意思是,大雪节气虽然名字叫“大雪”,但并不是说降雪量一定会很大,只是比小雪的时候更容易下雪而已。
而且,在大雪节气之后,各地的降水量还会进一步减少,所以别担心冬天会一直下雪下个不停。
“大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,它代表的是大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,即气温与降水量(气象上将雨、雪、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“降水”)。大雪大雪,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1个节气,冬季的第三个节气。斗指壬,太阳到达黄经255度,交节时间为每年公历12月6-8日。大雪节气是干支历子月的起始,标志着仲冬时节正式开始。大雪是反映气候特征的一个节气,大雪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下降、降水量增多。”
这段话又回到了学术上的解释,其实意思就是说大雪节气只是一个用来反映气候变化的日期,它代表着这个时期气温变冷、降水量增加。
所以说,大雪节气只是一个气候概念,并不是说一定要下很大雪!
好了,今天咱们就聊到这里吧,希望这篇文章能让你对大雪节气有更深的了解。
你对大雪节气有什么独特的感受或记忆吗?欢迎留言分享!